诊室的窗帘被秋风吹得轻轻摆动,一位面色苍白的年轻女孩蜷缩在椅子上,双手死死按着小腹。"每次来月经都像有人拿刀子在肚子里搅"倍加网,她咬着嘴唇说,"止痛药从一片吃到三片都不管用,只能请假在家躺着"。
小婉的痛经史要从五年前说起。17岁初潮时就疼得冒冷汗,这些年越来越严重。经期小腹冷痛,得热则缓,血色暗红有血块,还经常伴有恶心呕吐。这次来诊正值经期第二天,她裹着厚厚的羽绒服,手脚冰凉,唇色发青。
细诊其脉:弦紧有力;观其舌:色暗有瘀斑,苔薄白。这正应了《金匮要略》所言:"妇人之病,因虚、积冷、结气"。辨证属寒凝血瘀,冲任受阻。经期贪凉饮冷,寒邪客于胞宫,血遇寒则凝,不通则痛。寒邪久羁,更伤阳气,故见四肢不温;瘀血内停,故经血色暗有块。
治疗当以温经散寒、活血化瘀为主倍加网。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减:小茴香、干姜温经散寒;当归、川芎养血活血;蒲黄、五灵脂化瘀止痛;延胡索理气止痛;桂枝温通经脉。另嘱其每日用艾条灸关元、三阴交二穴。
展开剩余50%服药三天后恰逢下次月经来潮,小婉惊喜地发现疼痛减轻了大半,血块也变少了。但出现了口干、轻微的牙龈肿痛,这是温药稍过之象。于是在原方基础上调整:减少干姜用量,加入白芍柔肝止痛,另加香附疏肝理气。
经过三个月的调理,变化令人欣喜。最近一次月经来潮时,小婉只是觉得小腹微微发胀,完全可以正常上班。原本暗红的经血变得鲜红,血块消失,手脚也不再冰凉。更让她开心的是,困扰多年的经期偏头痛也意外好转了。
这个案例印证了中医"血得温则行,遇寒则凝"的理论。痛经看似只是经期不适,实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。通过温通胞宫、化解瘀血,不仅缓解了疼痛,更调理了体质。现在的小婉学会了在经期前喝姜枣茶,用热水袋保暖,她说最感动的是终于能像个正常人一样度过每个月的那几天了。
诊室窗外倍加网,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进来。小婉笑着说,现在每次月经来潮不再是噩梦,而是提醒她要好好关爱自己的温柔信号。从痛不欲生到安然度过,这段经历让她明白,对待身体要像对待春天里新生的嫩芽一样,用温暖和耐心慢慢调理。
发布于:北京市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